Anren Biennale Milan Special Exhibition

首届安仁双年展于2017年10月2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管辖的一个小镇安仁举行。展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展览不得不在原有的展期上又延续了两个月,直至3月30日才结束。

安仁是一个有历史故事的小镇,众多的博物馆使得这个地方在被誉为“中国博物馆小镇”,这里收藏了中国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与文物以及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为什么首届安仁双年展的主题被定位“今日之往昔”的原因。由马可 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策展的“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非常有效地呼应了这里的历史,策展人聚焦于戏剧与历史进而与今天的相互关系。熟悉欧洲现代戏剧的人知道,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曾在1940年所写下了剧本《四川好人》,这个主题在80年代引起了中国观众以及戏剧界人士的持久讨论,进而,四川著名的戏剧家魏明伦用川剧的形式,再一次创作了一出“四川好人”。这样的对话以及产生的思想涟漪,使得观众与读者能够很好地打开对文明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在形式与内容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有关历史与人性的知识。安仁镇的刘氏庄园内,收藏着创作于1964年的著名泥塑群雕《收租院》,这是一个以艺术形式而提供的历史物证,从1978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之前有关阶级斗争的理论开始为发展经济的目标所明显弱化)以来,在中国一直保持着争议。1999年,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复制品“收租院”更是引发了中国艺术与批评界的争论,使得“收租院”后面的问题更加复杂化。斯科蒂尼借用了这个历史的主题和历史资源,将展览的叙事主题定为“四川故事”,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的历史重叠与戏剧的交互阐释。

当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与中国雕塑家集体完成的《收租院》只是策展人提出艺术、戏剧、历史以及当下全球问题的引信:斯科蒂尼通过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的作品在双年展中的组合,演绎一出有关盲点无数确能够给人们提示丰富问题的全球化戏剧,其中,邱志杰的作品暗示着策展人对展览艺术语言的特征:“脸谱化的戏剧表达”,试图引导观众对历史与文献的了解与研究。显然,观众可以参与其中:帷幕,戏服与舞布景,文本与音乐等为作为演员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来往于过去与今天的舞台——这是斯科蒂尼本次展览的策展语言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

希望这个展览在米兰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