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半年之前,我们——《意大利文艺复兴简明百科》(A Concise Encyclopaedia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的翻译小组成员——就确定了借在意大利参加一位艺术家个展开幕式的机会,到距离佛罗伦萨不太远的鲁切莱花园小住几日。这起因于我们在《简明百科》里读到了关于鲁切莱花园以及鲁切莱家族的历史。书中在关于Academies这个词条里提到:从1460年代开始,有一个松散的协会在卡雷吉的美第奇别墅举行会议,模仿柏拉图《会饮篇》中的聚会。他们的赞助人是洛伦佐·德·美第奇,参加者有菲奇诺、波利齐亚诺、兰迪诺等人。洛伦佐(1492年)去世后,学院没有存活多久,但在16世纪初有过短暂的复兴,那时的聚会就在鲁切莱花园 (Orti Oricellari) 举行。书中关于鲁切莱家族的词条和其他文献告知我们:鲁切莱家族与美第奇家族有联姻,与马基雅维利也有过交往。而如今,鲁切莱花园仍然由这个家族的后裔管理,这使我们产生了好奇心,想去看看鲁切莱花园今天的模样,试图了解她的往昔。
我们在细雨中抵达鲁切莱花园,奇异的树木、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体;室内的那些照片与绘画,微弱的灯光与满布时间痕迹的家具,所有的这一切似乎对应了我们想象中鲁切莱花园的历史。

从13世纪晚期开始,尽管鲁切莱家族是富有的布料制造商家族,在当地政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个家族在佛罗伦萨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发挥真正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15世纪,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享受私人生活的乐趣。在佛罗伦萨的鲁切莱宫是乔瓦尼(1403-1481)委托阿尔贝蒂设计的,于1446年开始建造。乔瓦尼也是一个比科西莫或洛伦佐·德·美第奇更敏锐的艺术家赞助人。他的儿子贝尔纳多(1448 - 1514)是洛伦佐的忠实支持者。在一部关于查理八世1494-95年入侵历史的书中,他最先使用“权力平衡”这个词,正是贝尔纳多推动了鲁切莱花园的建造。他死后,他的孙子科西莫在鲁切莱花园主持了关于哲学、文学和政治话题的讨论。著名的马基雅维利参与其中,马基雅维利就在这里进行了《战争的艺术》的对话,作为鲁切莱家族成员的科西莫是对话中的一个主角。


让我们吃惊的是,七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作为鲁切莱家族后裔的乔瓦尼(Giovanni)仍然管理着鲁切莱花园,而这种名门家族的传承故事在中国早已经绝迹。中国有一句话叫“物是人非”。实际上,中国最普遍的情况是物与人早已经飞灰湮灭,不留任何痕迹。而鲁切莱家族的物在(花园与建筑),人也在(后裔子孙)。乔瓦尼是一名音乐家——我们在鲁切莱花园看到了一台三角钢琴,两台立式钢琴,大厅还有一台竖琴,他给我们讲述了家族的故事,复杂的血缘结构让我头晕,能够记住的是他的奶奶是鲁切莱家族的后人,拥有鲁切莱花园;而奶奶的哥哥又延伸了另一个家族谱系,拥有在佛罗伦萨的鲁切莱宫(Rucellai Palace)。
我们每天都在鲁切莱花园里翻译《简明百科》,讨论书中的问题。休息时在鲁切莱花园的建筑与环境中里穿来穿去,眺望远处的山脉与城镇,欣赏变幻多端的云彩。我们偶然发现了一处古旧用来给植物在冬天保暖的库房,想入非非地讨论在这里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图书馆,不仅有利于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对中国艺术史感兴趣的意大利人。此外,有一天,我们在安德烈亚教授带领大家参观佛罗伦萨的MVSEO BARDINI时还顺道路过观看了鲁切莱宫。

无论如何,鲁切莱花园是我喜欢的地方:清晨有古老的钟声,室内有温馨的音乐,宽阔的凉廊可以眺望远方,领略晚霞,整个环境都在为读书与写作提供静谧隽永的氛围。我注意到,凉廊的柱子已经被数百年来的风雨侵蚀,但是斑驳的细节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它们往昔的经历,乔瓦尼的母亲的一张照片就是在凉廊拍的,彼时的这位女人风华优美,但也最终离世而去。所以,鲁切莱花园的所有细节都能让我们体会时间的含义:生命的来与去——并且那些久远的人与事仿佛能够与我们的此刻联系在一起,而不觉得与我们没有干系。实际上,这是我们在这样的语境中对人生应有的体会,或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感。历史感是如此如此地重要,文字很难表达这样的重要性,我只能说,没有历史感就很难理解文明的意义,就无法回答“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到哪里去”这类问题,当然也就很难收获一个像样的人生。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