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ng Towards The Market

仅限于形而上学地关注艺术发展的历史很快就要彻底结束了。这就是说,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正在全面走向市场。

毫无疑问,艺术走向市场的实质是艺术寻求金钱的支持。这种说法势必遭至强烈的道德诘难。然而,事实上,金钱本身并无先验的道德品质与色彩,它从诞生的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不同阶层的道德界定。在今天,把金钱视为万恶之源的看法应该让位于金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样的认识。通过货币进行运转的市场并不是一个腐蚀文化艺术的染缸,而是决定文化生产的一台机器。在当代社会里,离开画廊的经营,离开代理人、经纪人的实际操作,离开拍卖行“当当”的锤声,离开金融银行系统的相关运行,就更不用说离开出版机构、法律机构、保险机构、工商税务机构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撑,一件艺术品的最后“成功”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品一度被认为存在着一种独立不依的“本体”,然而就一件放置于社会之中并希望社会对之加以肯定的艺术品来说,抽象的“本体”根本就不存在,除非它通过社会各个角色制定的规则对作品加以操作之后在“生效”中体现出来。而构成市场这台机器的润滑剂就是以货币形式体现出来的金钱。

走向市场的中心含义是:艺术必须为销售而生产。对这种观点的最初级的批评是:这势必导致大量粗制滥造、庸俗不堪的作品的出现。这类批评的问题在狭隘的道德主义陈述的同时充分地暴露出来了,这就是,持这种批评态度的人无视人类对高尚健康文化的追求这一主流,也即是说,无视社会本身就不可阻挡地存在着一种创造高级市场、提供高尚趣味的努力,他们更没有注意到这种“创造”与“提供”同样需要金钱的帮助。市场趣味的转变以及商品价值的标准,最终受智慧的影响和确定,而智慧的产生则离不开以金钱为基础的物质条件。概而言之,只有销售成为事实,一个艺术家的工作才能有效的持续。

艺术走向市场的基本要求是使投资而不是赞助成为事实。在当代社会,寻求赞助是一种古典主义的遗风,它建立在谋得施舍的乞讨心态上,而当代文化的生产,则是以市场交换为前提。“投资”是一种最符合当代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因为“投资”即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价值的一种预先肯定与承诺,正因为投资者对艺术品及其生产表达出了金钱形式的尊重,那么,投资者用艺术家的作品再一次转换为金钱而对自己付出的尊重加以实证性的价值检验,就是十分合理的。只获取他人的金钱,而不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人实际上也就否定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价值,把自己放在了寄生虫的位置。

艺术走向市场也就是走向秩序。没有市场的艺术环境实际上是有害于艺术发展的蛮荒之地,艺术随时可能被粗野的行政意见或即兴的电话指令给“毁容”,市场是一种有法可依的安全运行机制,根据市场的规则,艺术品的生产与“成功”便受到市场规则的各个因素的肯定与保护。我们清楚,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艺术市场在我国并未建立起来,但这不是我们放弃责任、随波逐流乃至“破罐破摔”的理由,相反,为了使当代艺术能够真正健康的发展,我们为建立艺术市场这一大厦而付出的每次努力都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艺术走向市场最终是让精神世界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启与展示。我们听够了古老的“凡·高神话”,因而也就更加清楚当代市场对凡·高作品的天文数字的给价所导致的效应是何等的重要。灵魂固然用不着用金钱来定价,但是,在一个商业社会里,金钱定价是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当没有上帝判决的所有学术争论到了无休无止的时候,最为有效的裁定人就是金钱。艺术家通过艺术品来述说灵魂的秘密,而社会,则以金钱来肯定这个“秘密”的价值。如果有人说,没有市场,艺术品的价值仍然存在着,那么对这种灵魂至上主义的反驳就是:没有市场,艺术品的价值就只能保留在艺术家的灵魂里,而这个社会则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艺术家灵魂的秘密。

1992年5月

———————————————————————————————————

注:这篇文章与“展开九十年代”几乎是同时写出来的。就基本的态度而言,我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篇文章在《江苏画刊》1992年10月和《艺术·市场》(1992年10月)上都发表了,我的目的在于想制造一个气氛,以便于“双年展”作品有一个好的市场兆头。
文章发表后,自然给人进一步产生一个错觉:认为我对金钱的力量给予了百分之百的首肯。而实际上,我的意思是想提醒读者:要使艺术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市场规则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就市场制度而言,我们现在还处在一个原始的阶段,既然这条路必须走一遭,那么,从理论上认识其重要性是没有错的。
该文发表于《艺术·市场》第8辑(1992年)、《江苏画刊》199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