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Vision Interview

新视觉:中国当代艺术在美术史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历史价值是怎样的?

吕澎:这是个大问题。简单地说,改革三十年来种种新的艺术现象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相应的社会其他领域的变化。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这三十年里寻找能够提示、象征并且代表这个时期的艺术,显然只能在这些新的艺术现象中去寻找。“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词汇很概括,很模糊。进入美术史需要分析、判断与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能针对具体的艺术现象来讨论。哪些现象、那些艺术家、哪些作品更加具有历史价值。

至于历史价值问题,也会因为立场、价值观以及知识背景而出现歧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也很难简单地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这个问题。如果一定要简单回答,那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存在于对产生她的这个时代的问题给予的揭示以及塑造。中国当代艺术是这个时代的结果,也是这个时代的塑造因素。

新视觉:你觉得当代艺术家有哪些特点?你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吕澎: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好的艺术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放进艺术史中去考察的就很少了。涉及到风格、趣味、观念、手法等问题有复杂的语境和判断问题。我们也很难将衡量的标准说出个1,2,3。有些问题属于冥冥中的,它们与你的知识背景、个人经验,特殊经历以及政治立场有很大的关联。当然,判断一位艺术家需要起码的艺术常识与艺术史常识,否则我们是很难对话的。

新视觉: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你认为当代艺术发生了哪些改变?它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吕澎: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是在前面二十年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解放思想的时期,人们得到最多的是思想的开放性和对自身的反省能力。90年代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开始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观念冒险。艺术开始真正与社会发生了关系。意识形态的旧习惯被进一步地抛弃。所以,到了新世纪,人们有了对保证新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进一步要求,这样,制度建设就成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双年展、画廊、空间、博览会、拍卖以及相关联的经济链条正在引发和构成新的艺术制度,曾经的官方机构例如美术家协会进一步暴露出体制上的问题,市场经济下的当代艺术及其运行方式呈现出生命力,这又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使用纳税人的金钱的美术家协会在今天的合法性越来越让人可疑。至于当代艺术本身,正在呈现出复杂的多样化的局面,这种多样化成为中国艺术活力的真正的象征。

新视觉:展览的名字很引人注目,你觉得是“人”改造历史,还是历史造就了“人”?

吕澎:我们应该清楚,历史是人书写的,所以,肯定是人在改造历史。而我们所说的“人”非常具体,就是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以不同的能力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付出行动的艺术家、批评家、画廊经理、拍卖人、律师、记者和所有关联者。

新视觉:“改造历史”从09年开始做宣传,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你们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那么早开始做宣传?

吕澎:这些工作你都能够看到,我们从2009年10月开始了“改造历史”展览的宣传。事实上,一个大型的展览的准备期最低也应该是一年以上,可是,我们只有勉强八个月的时间,所以,大量的工作是在紧张甚至混乱的状况下进行的。至于为什么要早做宣传,我想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让当代艺术的声音尽可能延续下去。都知道,经济危机的确影响到了当代艺术,不过,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早做宣传的目的,就是一种保持信心的安排——通过宣传让信念获得更普遍的呼应。

新视觉:这次参展人员大部分是年轻“艺术家”和“批评家”,你觉得他们的现状是怎样的?在当代艺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吕澎:他们当然是当代艺术的后继者和新世纪的主角,在未来的十年里。他们中间有些人将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新视觉:你写过很多理论著作,您认为它的学术性应该体现在哪?

吕澎:这个问题有点怪哈。学术性的真正含义就是对问题的研究。我以为我的写作的学术性应该有读者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