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以当代艺术家为研究对象的丛书,是我在2006年至2007年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教学中为史论系04级的同学们安排的作业。在第一学期,我不仅给同学们上了四次“怎样写作艺术史”的课程,在期末也布置了需要三万字才能完成的论文作业。可是,在第二学期还没有开学的时候,就听说有同学对这次作业安排有意见:一方面,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从来没有完成过三万字的论文,感到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他们中间部分人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作业,他们的经验是,即便是三千字,也有很多老师懒得去阅读,何况三万?老师有什么企图?种种疑虑……
我听到种种意见后,决定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给同学们交代自己的目的:为什么要布置这一次看上去任务很重的作业?
按照习惯性的理解,今天有一些老师以自己的知识、资力、年岁以及“威望”作为标准,判断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他们认为年纪轻轻的学生仅仅是接受教育——更多地是接受灌输——的对象,他们的经验是,学问水平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时间。这样的认识,导致对学生能力和自信心的抑制,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影响他们的潜能发挥。实际上,从第一次编辑的学生论文集《艺术的历史与事实》中,我已经看出,学生的能力甚至眼光完全不能小觑,作为老师,我们一开始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经过了《艺术的历史与问题》和《艺术的历史与修正》,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他们在知识的水平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我不认为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觉,而这些独特的观察与分析是今天研究当代艺术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史论系被认为是培养这些社会角色的——所需要了解和重视的。想一想,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老师是今天的教学主力,可是,一旦回想到他们在今天这些学生的年龄时才刚刚进入大学,并且手中很少专业的书籍和资料,整个社会还处在物质和精神极度贫瘠的状态时,我们就可以发现,今天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太多好的潜质和条件,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面对自己的专业提出问题并给出意见。
我没有强迫学生一定要完成三万字的作业,如果他们愿意,仍然可以用三千字来回应我的安排。我仅仅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次有意义的挑战?通过对艺术家的研究,了解今天的艺术现状,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摸索研究艺术的基本方法,并为自己拿出一份花去精力和消耗脑筋的成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写作总是千篇一律,产生这种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是范本太多,从画像砖、石窟艺术到晚清的绘画,无数教材和研究版本为学生提供了抄袭与拷贝的可能性。现在,当学生面临活生生的当代艺术现象时,他们有多少经典的范本可以遵循呢?的确,已经有不少批评文字为他们提供了了解当代艺术的线索,可是,直到今天,我们几乎没有读到过对一个当代艺术家的研究超过三万字的文字。这个情况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严肃对待的地方,然而历史研究的常识是,任何艺术现象如果没有分量足够的文字,它们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代艺术是一个不清不楚的大杂烩,甚至还是一些需要给予批判的对象。可是,无论赞同还是批判,都需要在研究之后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当代艺术的挑战性正在于此。没有谁有像同学们这个年龄的人对当代有更丰富的敏感性,我们可以承认分析能力与历史经验的重要,但是不要忘记,对于艺术史的研究,敏感性重要于堆积的“理性”。
“丛书”要求同学们对研究对象给予历史地对待,即一个艺术家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培养了自己的知性、润育了自己的感性、树立了自己的观点、产生了自己的风格?他们对艺术的态度和立场与人们熟悉的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今天的艺术家没有可能或者不愿意在人们已经熟悉了的艺术路线上前进?他们为何要观看、学习西方?他们是如何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中消化和克服了简单的方法,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看和表现世界的方式?他们究竟是一些装神弄鬼、顾弄玄虚的江湖术士,还是一些开始改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并丰富艺术问题的实验者——无论是否成功或者如何理解他们的结果?从“丛书”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历史研究的“语境”有充分的理解,他们总是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同样也去考察艺术家特殊的经历和感性经验,并随时关注到生活中的偶然性对艺术家的影响。他们关注艺术家的成长,关注艺术家成长过程中具体而复杂的经验,这样,当他们在分析艺术家的作品时就很自然地能够流出理解的文字。
在过去的历史研究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大师”、“杰出”、“伟大”这类字眼,而在“丛书”里,我们读不到这类文字,这不是说今天的当代艺术家微不足道,而是说,历史研究通常不必使用这些不说明问题的符号,在过去的研究,尤其是对晚清以来的艺术家的研究中,经常出现这类字眼的原因是那些使用这些字眼的作者在理解什么是历史或者历史写作中存在缺陷。我告诉学生:历史研究不是书写光荣榜,历史研究的关键是寻找一个研究对象的产生、特征及其上下文关系。一位艺术家能够进入历史,不是因为他比别人“伟大”,而是由于他的工作提出并导致了更值得书写的问题。研究历史的重点应该放在问题上,而不是没有价值的“表扬”。
学生们几乎与研究对象见过面。这些不同时间、地点、程度的见面告诉学生:什么是一个真实的艺术家。他们不同程度地体会到“神话”后面的现象与问题的重要性。结果,他们进一步破除了迷雾,他们发现,历史正是在自己的书写中渐渐成形的——而这正是我的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我想从教学工作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理解:历史从来不是一个神话,所有的历史都是具体的人的书写;不要迷信书本和专家;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与自信;如果我们秉持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我们就不可能不做出成绩。
“丛书”的编辑出版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信任,总会唤起一个人的最大自信心和能力。我始终是以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们的写作过程的,我一开始就对他们的成果的价值深信不移。现在,我已经不必对“丛书”中精彩的文字作一一评价了,如果读者心平气和地阅读,就能够发现: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正在更年轻的一代人的大脑中延伸、丰富和发展。
我猜,对于参与“丛书”写作的同学们来说,这也许是一次颇有意义的纪念!
在这里,我要代表同学们对“丛书”中26位艺术家表示由衷的感谢:你们在态度、资料和条件上的支持给予了莘莘学子以极大的信心并敦促了他们对责任心的坚持,同时,你们的言行也成为他们了解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家最生动而真实的素材与契机!
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教师
吕澎
2007年8月27日星期一
《当代艺术家丛书》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