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temporary Art Q&A from Books

1,吕澎老师,《当代艺术家丛书》不是你为学生出版和公开发行的第一套书,之前也有《艺术的历史与问题》和《艺术的历史与修正》的出版,两者都是学生的论文集,能否以这些出版项目为例,谈谈你对教授艺术史方法的观点和您教学的方法论?

我个人学习艺术史的经验是,翻译与写作。我在80年代大多数的时间是通过翻译学习西方艺术史,因为国内很少能够买到这方面的书。今天的情况是相反,太多的资料使人们无所适从。如何能够加强学生对艺术史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关于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我想,通过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地考察与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讲,写作是加强记忆和理解的有效方法,学生正是在收集资料、识别差异、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艺术史的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编辑、校对、设计、出版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艺术史与物理现象的知识也有关,例如设计、开本、用图、纸张等等。

2,你自己也书写了有关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历史文献,在你的教学中,你怎么把自己的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

我告诉学生,要通过写作而不是简单听取书本内容了解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人不断遭遇的问题,当学生写出一篇关于“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文字时,他们会发现,他们在参与当代历史的写作。他们会感受到,其实历史就是在自己的笔下发生,这样,他们可以对史学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例如他们会对“二十年没有历史”这类观点有所认识,赞同或者不赞同。

3,书写和编撰《当代艺术家丛书》与布置一个课堂的作业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不同的动力和作用?

学生的能力经常遭遇一些老师的怀疑,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将受到打击。事实上,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知识与理解能力。通过出版——这是一件与一般课堂作业不同的严肃的事情,我们可以强化学生对写作和历史的责任。同时赋予他们的成就感,打破写作与出版的神话。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这类丛书的编辑和出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采访艺术家、参加相关联的展览,到当代艺术现场去了解具体的现象,这与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有明显的不同。

4,今天,大多数年轻人接受知识和了解信息的方式都是片断式和娱乐化的,怎么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的精神?

历史感可能是天生的。或者作为内在性可以被唤起。我们不能肯定有多少学生对历史有兴趣,但是,培养他们正确地认识历史也是一种必要的素质教育。即便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今后不再与艺术史发生关系,可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有了基本的艺术史知识的背景下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对历史的了解不一定就是枯燥的和过分严肃的,对历史的认识可以在很自由的心情下完成。国外有很多了解艺术史的教科书,非常活泼,那样的确可以适应年轻人的心理习惯。

5,你在教学当中非常注重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包括你自己参与的很多项目,比如青山城美术馆的筹建,都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一些工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在什么阶段应该让学生留在课堂?而在什么阶段应该把学生推向实践?

我想这只是一个时间安排的问题。当然,学生进入学校,先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到了三年级,学生的课程就可以与实践发生联系,例如让学生了解一个美术馆的设计、建设以及功能配置,并参与到展览的策划与组织中去学习,这样比在书本里面去了解一般流程要有帮助得多。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美术院校没有美术行政管理与经营的专业课——我是指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课——的时候,实践也许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知识的不足。这次参与到“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的同学,一定会学习到很多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其中包括对作为项目的专业性操作流程的了解。

6,学习艺术史的学生最能够在什么领域发挥长项?

在太多的好处中,我认为最基本的好处是提升学生的趣味。

7,中国当代艺术的系统正在初步地发展当中,目前的现状是硬件充盈而软件不到位,我们不缺乏空间,不缺乏资源,缺乏的是专业的人才和丰富的想法,这是否是你在教学和实践当中试图考虑和应对的一个问题?

我理解的是,80年代是思想解放,学习西方的思想;90年代是进入市场(学习西方的制度),新世纪,是学习西方的管理。现在的问题的确是这样,有空间有资金,可是没有普遍的专业管理和营运经验。这也是现在美术管理和策划专业的报考生增多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和制度完善过程中的需要。所以,在关于当代艺术史的教学中,我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工作。采取的方法是:研究与实践。

8,在你带动学生所开展的各种实践中,这些学生的优势在哪?在哪些方面又遇到过障碍?

学生的优势是已经有了很多知识与信息基础,尽管需要有扎实和深入的学科学习,但是,他们能够适应艺术机构领域的需要。他们缺乏的是实践经验是职业化的训练。

9,书写艺术历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态度?

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书写历史的人应该有天生的历史感。知识的学习是无穷尽的,可是,没有历史感人有再多的知识也不会太多的成绩。历史写作可以不断地进行,也不必对历史写作有“攻其毕于一役”的期待,甚至,就像王尔德早就说过的那样:历史对我们的要求就是重写历史。但是,只要具备真正的历史感——不是声称而是本能地存在,我们就具备了书写艺术史的素质。独立思考,大胆写作,承担责任,这些就是书写历史的基本素质和态度。

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