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Fifteen

漫谈艺术市场

多少年来,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里,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追求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境界:艺术至高无上。人们吟诗作画,无非是为了讽世喻政,言志抒怀,很少有人将艺术与市场、金钱、买卖联系在一起,迫不得已,才有人以卖字画为生。人们顽强地保持着这种传统,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屑于将艺术与金钱并提,仿佛一提起,便是让纯洁的艺术沾染上铜臭气。那么,今天如何将艺术与市场、金钱牵扯到一块的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浅略地谈谈这个问题。

一、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对艺术与市场,可以从纯理论的角度和从实际情况出发的角度来探讨,我们今天着重于后者进行研究。要研究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就须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谈起。

从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的艺术发展来看,我们的艺术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1979午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当时,“文革”刚结束,艺术界正处于“伤痕时期”,以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罗中立、陈丛林等为代表的作品形成一种倾向。他们大多是当过知青和工人的,“文革”后才有机会进美术学院学习,他们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同自己已往的遭遇背景密切相关。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伤痕文学”,绘画界也一样。这一时期的画家对绘画材料如颜料、画布等不太讲究,更关注的是如何画出自己对生活的最真实的感受,怎样与“文革”中的“三突出”分离,批判过去的现实。这时的画家对经济、对艺术品的买卖很少关心,有一幅名为《我们曾经唱过这首歌》的画,如果现在卖,能卖几万元,当时只卖了几百元,艺术家根本没把钱当回事,那是抚平创伤的年代,人们并不关心市场,因而出现了“伤痕艺术”。

从80年代中期起,西方大量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知识传人我国,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人的著作泛滥,对中国艺术家有直接的影响。这个时期被称为“观念转变时期”,主要指哲学观念的转变。艺术家关注的是哲学、宗教以及其他意识形态上的观念转变,倾向于理性思考,把前一时期的情感因素减弱,或者说是把理性认识看得更高更全,并且研究如何从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中把握一种新观念,表达一种被称之为“现代”的思想和观念。当然这是学习模仿的过程,因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是重复与模仿西方的东西。从一个民族走向世界、了解新的文化的角度看,这个过程是必然的。这时的艺术家对市场仍然没有更多的关心。

到了1988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问题已日益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同时改革带来各个领域体制的转换和改革。我国的文化体制有这样的问题:美术学院学生毕业后多数分配去当教师,去文化宣传部门或行政机关。过去大家关心的是能到—个有良好创作环境的地方去,如去画院、美协,但这些单位需求量又有限。我们的文化机构长期是国家拨给经费,以支撑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文化体制本身又决定了文化艺术的生产自身不太合理,画院等艺术机构事实上并不必然产生杰出的艺术家,更不用说使整个事业轰轰烈烈地进行下去了。因此,以商养文已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国家拨给的经费将逐渐减少直至取消;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又要不断地吸收新成员。要解决这一矛盾,必然要考虑经济问题,考虑体制改革问题。而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市场,通过市场来决定文化艺术的生存。市场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生活带来的,或者说是生活的要求。我们只能面对它,正视它。

对艺术家来说,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材料费用问题。绘画材料费用较高,艺术家本身工资不高,除日常生活开支外,几乎就无钱购置材料了。国画成本稍低些,油画就不一样了,有些画家的画布是床单布甚至是包装布。材料不同,艺术感受和艺术作品制作效果也就不同。当代艺术中装饰、雕塑和室外的一些美术形式,对材料的要求就很高。在粗劣的材料上,是很难体现出艺术家的思想与感情的。近年来,国外的画商涌进我国,将国内的好作品拿到国外销售。所谓好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有市场价值外,另一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制作材料的好坏。往往一幅很好的画,因为材料问题就卖不掉。画商宁肯从国外带来材料。好比一个杯子,工艺精美,但因是纸杯人家就不买了,而宁愿去买瓷杯。材料的选择是国外艺术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历史原因,过去我们不讲究,现在既然想通过艺术品进行买卖的尝试,那么就必须重视市场的最基本要求。而画家从何处能弄到资金和宽敞的画室从事艺术创作呢?他们只能走向市场。

所谓市场,不仅仅是个买卖问题。如果单是你买我卖,那么从古至今都可以说有市场。中国的文人字画历来是很有市场的,如“扬州八怪”的字画卖价还挺高,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市场,如果一个画家在贫困时把画低价卖给画商,成交后画商对画进行宣传,导致画价上升,而画家没有市场意识,会认为他当时卖画是个错误,会责怪画商剥削了他,这说明画家对市场的无知。一个商品要打进市场,除了自身的质量外,还有促销、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艺术家的作品在画室里完成后,社会是否欢迎,人们是否需要,这时已不仅有艺术问题,而且还有市场问题,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与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梵高的画当时只值29法郎,今天值8千万美金一样,起作用的是市场。艺术品的定价是偶然性的,不断提价是必然性的。当然,那些被艺术史确定的杰出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是稳定的而且是上升的。画商买画后要进行促销的一系列活动:如展览、印画册、上电台电视台甚至出国展览,这一过程,就是画商的劳动过程,画价也随之上升。如果画家向画商讨回他认为亏损的那一部分,可能会出现纠纷或官司等问题,这些与新闻、法律、经纪人、市场、批评家有关,因此,市场问题不简单为买卖问题,而涉及到制度问题,今天要建立市场,就要建立一种制度,靠法律,靠大家认同的成文契约来发生经济上、艺术上的联系。

我国正处于一个市场草创阶段,文化艺术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更是如此。因为我国没有艺术法,没有职业的经纪人,艺术家、批评家、律师、记者等之间并未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有效运作的结构关系,因此实际上艺术品的买卖是很混乱的。艺术家因为他今天作品价格很高,就以此价格作为日常出售的标准,实际上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另一氛围中也许没有人买,这时便会导致一种错觉,要么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要么会错误地看待这一现象,以为这一市场是无知的。因此,由整个国家文化机构体制的根本性变化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已远远不是一般的买卖问题。文化艺术要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局部的偶然的买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种方法,文化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与市场需求发生联系。过去片面地强调文化艺术精神性的一面,强调精神的崇高性、无限性以及与实际生活无关的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应强调文化艺术的生产要有利于社会的需要,社会不需要的可以不生产。

那么,是否文艺就此走向实用性呢?怎么看待崇高的艺术追求,服务于市场的文艺是否就此贬值呢?这要辩证地看。首先,在提供产品时要考虑实际情况,整个国民的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不可能以乌托邦式的思想把文艺放在某一个层次上而不顾及更多的欣赏者。正如教育要从小学开始一样,文艺品味的培养也有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况且还有不少文化水平不高和未受过教育的观众。所以一般的、大众的东西不能忽略;第二,应重视引导的作用,艺术品的经营也如同其他商品一样,要进行导向性宣传,让观众、读者知道好在什么地方,这便是在做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第三,有些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也许在一定时期内对其能理解与欣赏的人的范围不大,作品不一定能立即获得效应,这就需要进行宣传,让观众了解新的艺术现象与样式。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对经营者的检验,他究竟是在进行文化工作还是纯粹的经营买卖。如果是后者,他可能会弃之不顾,这种人实际上并不适合做文艺商品的买卖;如果两者兼顾,他可调整经营策略,在经营市场销路较好的作品的同时经营一些暂时不见效益的作品。这就是说文艺创作要考虑社会、市场的要求,并不是降低品味,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建立市场的过程。

二、艺术家如何把握兼任不同身份工作的立场

美术界目前也在讨论这一问题。过去有些艺术家很单纯,只画画,做文章。由于市场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也同时在做经纪人的工作,身份较前复杂得多。这时,应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从事工作,身份究竟是什么?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全可以同时从事多项工作,画家可以同时是画商、批评家、经纪人,如何把握尺度呢?

画家在画室创作时,应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如果这时考虑的是市场上哪种风格样式的作品好销售就去画哪种作品的话,画家的心态已与艺术无关,而是市场投机者的心态,他要承担的是市场销售的责任,而不是艺术的责任,那他显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也不可能画出真正的好作品。另一方面,当作品画好后要投放市场,这时画家就得放开自己的美术偏见,而要以买卖人的身份尊重市场,由低向高,逐步提高其画价。

有很多批评家同时是经纪人,写文章时如何摆正立场,也是美术界较关注的问题。批评家同画家一样,写作时面对的应该是纯学术问题,必须找出艺术家的艺术特点,这应是基本态度。但由于市场因素的浓厚,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画商拿出一笔钱请人写评论某一艺术家及作品的文章,这就会有两种可能:一是批评家从艺术角度看其作品并不好,但由于拿了钱,会为其做无学术原则的评论工作,违背自己的学术立场,这是有害于社会也有害于个人的;二是艺术家的作品的确很好,这样市场要求与学术态度相合,两全其美。批评家经常遇到的还有一种情况,即画家与批评家是朋友,碍于情面,写出名不符实的文章。这些都是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因此,画家、批评家等参与艺术市场,可以同时兼任几项工作,但必须把握自己的立场,什么时候该以什么身份出现。

三、国内艺术市场的现状以及我们的对策

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字画的买卖越来越频繁、活跃,但严格地说,符合世界艺术市场经营方式和操作原则的画廊在我国还没有,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世界认同的广泛意义上的市场。今天人们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开始去建立市场,而不是已有了市场的雏形。这是因为市场的分工并未形成,没有法律的保障。国外有艺术法,我国还没有。我国立法机构还有很多立法工作要做,艺术立法是其中之一。艺术这个商品是非常独特的精神产品,需要对艺术市场、对艺术自身的特点了解透彻才能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艺术法。没有艺术法,就会秩序混乱,影响艺术市场的形成,“黑市”也会乘隙而生。

现在许多画家相见,常常谈论各自作品的买卖、最近的市场情况等。目前国内艺术市场情况较好的有以下几种:一是符合港台地区口味的、大家较熟悉的写实风格的作品。这几年港台拍卖的大陆油画作品,基本上是写实性的,反映出港台地区的文化趣味。(国画在亚洲地区一直看好,近牌也出现了伺题,国内画国画的人太多,作品泛滥成灾,这样就造成了贬值。)二是符合欧美地区口味的现代油画。由于写实油画产生于欧洲,中国人的油画在他们的眼里如同西方人画国画(据统计,香港有大陆油画八千多件,在画廊里并未有效流通,今后很可能达到饱和。)。他们关注的是现代油画,这反映出欧美人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背景。三是旅游景点的艺术作品。

因此,中国艺术品价格真正抬得较高的还是在亚洲地区,这是地域接近、文化背景相似、艺术趣味类同所致。美国以海湾战争为界,以前艺术品市场非常繁荣,以后就很萧条了,这种起伏不定不仅与作品的好坏有关,而且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状况,甚至整个世界形势都有关系。所以,市场不是纯粹的买卖问题。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相关联的问题,一般的经济学、市场学不能解决,经营者必须象把握股票市场一样把握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

把文化艺术品放进市场是不是我们的目的,尽管目前市场问题日渐受到重视,尽管不能忽略每一个环节的交换、买卖,但市场仍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无非是想利用这台机器使文化艺术得以健康发展,最后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最终的检验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艺术价值的高低,要看为人类提供了多少精神上的财富。如果不理清这个关系,我们会在投入市场时逐渐物化,使自己也成为一台机器,那么就会丧失最根本的东西,即从事文化艺术的目的,而投入艺术市场也就毫无意义。很多艺术家把作品的交换看作他艺术成功的唯一标志,这种思想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异化”。对此应引起重视,我们必须把握这些问题,越谈市场经济,越要考虑道德界限、伦理界限。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为繁荣艺术市场、创造精神财富走出各自的路子。

1993年3月

————————————————

注:这篇文章是我于1993年3月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作的专题报告整理而成的(整理者:郭碧云)。它发表在《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此次编入,我作了个别的文字改动。

Next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