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问题
语言批判的策略 /3
关于成都现代艺术状况的对话 /7
《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作者说明 /11
’85 情结与当代问题 /15
前卫艺术“下课” /24
从“Is Me”说开去——关于90年代中国艺术的零散看法 /29
四十小结 /36
缘起与经过 /44
成都的画家 /50
我们今天不能问“什么是艺术’ /55
批评、权力与信念 /59
什么是当代史? /64
在贺兰山留下永久的记忆——贺兰山房设计与建造过程的记录 /71
当代艺术史的微观叙事——《1992:艺术转型年代》前言 /97
叙述当代艺术20年 /105
假象的制造与问题——从玩世的模样到水果般的青春形状 /121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128
从“新具像”到“新绘画”的历史 /137
历史的合法性——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202
“黑、白、灰”的历史与现实的针对性 /211
“新绘画”的历史上下文 /220
影响力、中心与责任 /227
管理历史 / 231
《当代艺术家丛书》前言 /234
什么语境或谁的香港? /238
“’85 新潮”的遭遇——从尤伦斯美术馆开馆展“’85 新潮”说起 /241
来自中国的新绘画——以16 位四川画家的绘画为例 /245
历史感的重要性——《艺术史中的艺术家》序言 /254
个案的作用 /259
民国油画的历史背景 /262
当代的凯旋——关于“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的建筑 /282
中国画问题——用笔墨纸砚完成的绘画之继续存在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288
艺术与市场
《艺术·市场》第1辑前言 /311
给画家何多苓的一封信 /314
中国企业如何投资艺术 /319
关于中国大陆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心态 /323
标准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确定 /328
展开90年代 /332
走向市场 / 334
艺术操作 /337
从“广州双年展”看大陆90年代艺术发展的基础及方式 /358
“广州双年展”后的反省与问题 /364
操作、权力与形而上学 /369
批评家在市场中的心态 /414
漫谈艺术市场 /418
我们仍然热爱艺术吗? /424
批评与权力 /430
艺术就是生意 /436
我的立场 /439
资本与艺术 /443
市场的凯旋 /445
投资的教养 /448
你到底要买什么? /451
热闹未必无凄凉 /454
三种自以为是及其危害 /457
让当代艺术的“泡沫”漫天飞舞 /460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对近十年资本在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作用与
相关问题的陈述与判断 /464
当代艺术三要素:观念、市场、权力 /473
形而上学的妄想应该终止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