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银川当代美术馆举办的“文明的维度:17至19世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研究”学术讨论会的文集。尽管会议的动议最初源于银川美术馆的开馆展“文明的维度——晚清洋画展”,但是,考虑到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全球化的深远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我们很快就开放了会议的研究与讨论范围,而将涉及不同文化形态、科技影响以及不可避免的宗教影响均包含其中。同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地图的绘制与艺术史的关系问题,无疑也是本次会议涉及的重要内容。
根据各个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重心,我们将论文依照会议的次序和大致的单元进行编辑,不过,考虑到不少课题所论及的问题具有交叉的特征,我们的单元分类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这些论文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共享论题。事实上,不同的论文都有自身要回答的问题,它们是各个学者独立的研究对象,这使得本次会议的内容特殊、丰富和新颖。
东西方学者就早期全球化问题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的课题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并提交各自的研究成果,这在过去并不多见。事实上,随着文化传播工具的日新月异,关于东西方之间的历史问题越来越具体而细腻地暴露出来,以致引导着学者们更多的问题探究与分析。例如在中国的艺术史研究领域,关于晚明以降的西方绘画之于中国的具体影响已经有了不限于泛泛而论的一般历史叙述,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研究者们发现和利用。在以往关于中国的美术通史里,人们很难发现历史的细节描述,而在最近若干年里,涉及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绘画对中国的影响已不乏研究成果。不过,一旦我们进入了过去的烟云笼罩的历史情境,就会发现,东西方相互观看、认识、理解与判断又是那样地复杂与不同。
简单地说,即便欧洲人很早就有了据说到过中国的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的描述,有了在中国生活数十年的利玛窦对这个文明古国的介绍,但是在17世纪传教士的著作中还是有这样的文字:
至于那些记述中国的作品,我曾熟读其中几部,它们几乎缺乏所有真实的东西,任意在全然神话的故事中遨游;…
我在22年的时间中,有机会观察中国的所有方面,肯定我所写的即我所见的,必定比那些没有仔细观察它们的人所写的东西,更为确实,即使略输文采。
以上是《大中国志》的作者曾德昭(Alvaro Semedo 1585-1658)在该书“前言”中的文字(引自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如果说早期的文字多少有些让人疑惑,那么即便是当代的学者也发出了类似质疑的声音:
无论是培尔、孟德斯鸠、伏尔泰或杜尔戈(Turgot,1727-1781),18世纪的作家对在中国发生的、思考的一切了解得都很不正确。在无人或几乎无人懂得中文的情况下,我们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完全依靠多明我会或方济各会,特别是耶稣会士,依靠他们有趣而有益的书信,他们的回忆录和译作。
《中国之欧洲》(L’EUROPE CHINOISE)的作者艾田蒲(Rene Etiemble)显然也不满意于传教士们对中国的述说,当然也就对那些启蒙主义者对中国的理解表示了深深的怀疑(引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卷,第132页)。
然而,如果说欧洲对中国的注意开始于17世纪——艾田蒲提示说:“依照蒙田的看法,大致16世纪末,欧洲开始注意到中国的重要性。”——那么,中国对西方的真正重视是开始于19世纪的鸦片战争之后。东西方的这种相互观看的原因出自内在的需要,而时间上的如此不对称足以让人能够联想到太多的历史问题。坦率地讲,研究17世纪以来的东西方交通史(至少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历史)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举办本次学术讨论会并出版文集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促进更多学者们就17世纪以来的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加理解文明与历史的性质,寻找到不同文明的差异以及共存的基因。
银川当代美术馆
2014年8月18日星期一
1-1.费乐仁(Lauren F. Pfister)
从文化与文明转变的视野出发
重新考虑19世纪与20世纪外国基督传教士学者们的国际意识与本土良心
1-2.莫小也
西风东渐下的澳门历史绘画
1-3.陶步思(Bruce Gordon Doar)
晚清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对视觉艺术史的影响
1-4.弗朗西斯科•莫雷纳(Francesco Morena)
早期的中国艺术风格
13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艺术中的中国元素
1-5.邵宏
西画来访与东方态度
读范景中《中华竹韵》后引出的话题
第二单元
2-1.胡光华
林呱:“中国的托马斯•劳伦斯”
2-2.李超
土山湾与近代西画东渐
2-3.龚之允
宫廷的意志
王致诚画乾隆皇帝御用建福宫小三卷房床罩玻璃镜子油画考
2-4.胡艺
清朝后期中国照相写实肖像画艺术研究
2-5.吕澎
文明的维度
晚清洋风画的历史及其与中国近代美术史的关系
2-6.帕特里克•考纳(Patrick Conner)
中国技法与西方趣味
清中期的早期外销画
第三单元
3-1.斯特凡诺•U•巴尔达萨里(Stefano U. Baldassarri)
佛罗伦萨15世纪版本的《会说谎的地图》(和《城市礼赞》)
3-2.安杰洛•卡塔内奥(Angelo Cattaneo)
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神学、宇宙学和世界地图绘制学
3-3.特里•本内特(Terry Bennett)
中国早期摄影
对象、身份、动机和商业需求
3-4.席会东
丝绸之路与十四至十七世纪的东西方地图交流
3-5.郭亮
十七世纪耶稣会士地图中的明人图像
第四单元
4-1.路易莎•E•门戈尼(Luisa E. Mengoni)
进入外国市场:出口的中国画珐琅
4-2.黄忠杰
启蒙的艺术
波兰王奥古斯都一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研究
4-3.亚历山德拉•罗斯科(Alexandra Loske)
灵感来源,借鉴,创新
英国布莱顿英皇阁(1802-1823)中的中式图像、配色与设计
4-4.Anna Insa Vermehren
记忆迷宫——理雅各的遗产:桥接古今
4-5.安东尼•维斯卡尔迪(Anthony Viscardi)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桥梁建设——“折中妥协的艺术”
4-6.诺曼·吉瑞德(Norman Girardot)
詹姆斯•理雅各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与审美
十九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方经验
4-7.范景中
清代北京的西洋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