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在整个当代发展史上,您怎么看待“60后”、“70后”、“80后”的艺术家的区别?
吕 澎:区别主要在“个人化”的问题上。“60后”的“个人化”还不是特别明显,到“70后”开始明显,到“80后”更加明显一些,作品与“他人的”和“社会的”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过去的共同价值观,相同的意识形态背景、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慢慢被市场经济抹掉了,生活变得丰富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丰富”改变了人的处境和个人经验。这些年轻艺术家在离开学校以后,他们完全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直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老师爱思考共同问题,他们却不然。老师之所以保持这个习惯,是由于过去的经验,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他们都有着很深刻的共同经验。然而,“70后”艺术家的价值观形成直接遭遇了市场经济的丰富性,他们遇到的问题都很琐碎,这时他们也许来不及或者没办法把它们组合起来,所以就直接地表现其所能够表现的。我遇见过一个“80后”艺术家,他的作品题材是“哪吒闹海”和“孙悟空”等等这些他们那一代人熟悉的图像,他说现实的情况太复杂了,而且每天看到的都不一样,以致他无法掌握,但是原来的记忆和经验却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就直接记录下来,或者就沿着周边的东西进行发掘。其它他们根本没办法去理解、思考和感受如何表达当代问题。
《画廊》:相对“60后”,“个人主义”在“70后”身上明显吗?
吕 澎:50、60年代出生的人呼吁“个人主义”,但是他们本能上走不出去,还是习惯于过去的整体性,但“70后”没有,“个人主义”在他们身上开始明显,到“80后”特别明显。我在北京策展时,邀请了20个批评家对参展艺术家进行选择,要求他们每个人选10个中国现在最好的年轻艺术家,可是他们20个人一共选了150个艺术家。这说明越来越难以用一个标准来归纳他们,一个生命就是一个独立体,完全没有类别。
《画廊》:为什么“70后”没有形成像“50后”、“60后”那样的整体性?
吕 澎:因为社会提供了太多标准和可能性,他们比前两辈人的可能性多了,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共同价值观的不明确。到今天为止,这个国家都没有统一的价值观,不像西方有明确的民主体制和基督教信仰。我们自己有道教,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不可能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在些情况下,年轻的艺术家就更多元化和个人化,一万个艺术家有一万种面貌。
《画廊》:作为评论家,您对“70后”的未来有何期待?
吕 澎:自然生长,我们不能将自己的预期放在他们的身上。尤其是艺术创作,更是一种自然生长的领域。我们不能,也无法将自己的趣味和价值观强加给他们。可是,也不能因此而担忧未来的艺术会有什么不测,实际上,艺术是自由的产物,不用我们去担心。丰富与创新,产生新的观念,这些都是我们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