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览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无数城市的地球(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文明的背景和历史也千差万别,在中国南京一个美术馆举办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展览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全球化问题,这是我们举办一个“国际性”展览的基本背景,可是我们知道,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往往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什么是我们所说的“国际”的含义?或者说什么是今天更为时髦的“全球性”这个词的含义?
从展览的主旨来看,HISTORICODE可以翻译为“历史代码”、“文明代码”或者“人文主义代码”,这些看上去不同的词语的核心是:我们将选择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以便对人类曾经的成就给予保护,为人类的今天承担责任,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条件。这是本次展览希望讨论的问题。
我们不用提及1494年的Treaty of Tordesillas(《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哥伦布发现发现美洲大陆两年后,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国之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尽管我们知道,正是这个条约意味欧洲人第一次在地球版图的意义上对世界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所谓现代世界秩序的地缘政治开始于此。可是,今天这个地球并没有因为从那时以来各种“文明规则”的建立而走向秩序,相反,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世界秩序被建立起来。事实上,世界的混乱与动荡以及失控的局面正在与日俱增,以往的经验与规则面临严重的挑战——这是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们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解释与使用经常发生歧义,尽管这是正常的,但是,正是将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城市的艺术放在一个与别的国家、地区乃至城市的关系中进行呈现和考察,我们才能够拥有使用“当代艺术”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我们不能总是用“东方”与“西方”,或者“国家”与“世界”这类词来讨论差异与问题,而应该将不同的地区或者“在地”经验并置,在一个当代的全球背景下观察与判断。因此,尽管南京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悠久的古城,却也是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特殊甚至崭新的视角,她试图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与地球其他地区发生关系,她通过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专家和策展人,将这种关系及其研究以艺术的名义具体化,这就是南京为什么会充满信心地举办一个国际性艺术展览的原因。
知识界对“文明”或“历史”的研究已经广泛地倡导着“跨界”,而当代艺术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家的工作对人类所有现有学科、制度、习惯以及思想的质疑,尽管艺术的质疑有可能来自深深的无意识甚至难以言说的念头,但正是艺术,改变着人类的大脑与观念,不断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宇宙,思想与感觉的打开,这可以看成是迎接因固执和惯习带来的灾难的提前准备。艺术家的作品是一个产生或导致思想与观念的母体,她所唤起的无限可能性就是人类的知识跨界的实际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展览试图通过不同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对今天的世界(哪怕仅仅限于他生活和熟悉的环境)表达的不同立场、态度和看法,拆解人们面对世界与知识的一切惯习,将由现实问题导致的感受与理解呈现出来,暴露当今人文衰落的种种问题与原因——无论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甚至科学领域,暗示甚至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和定义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特征:这就是《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的策划主导思想与逻辑。
二,展览基础信息
1.关于评委会
展览设置了一个评审委员会,由七位成员组成。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提名参展艺术家,对参展艺术家及其涉及的艺术问题写出学术报告。更为具有挑战性的是,他们要在参展的几百位艺术家中甄选出6位在艺术和学术上被本届高度认可的艺术家,同时通过展览的学术论坛进一步表达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看法。考虑到展览的国际性质,我们展览组委会邀请了7位策展人和批评家,其中3位是分别来自德国和韩国的策展人,我们认为这个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有利于对参展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选择。
7位评委也是富有经验的策展人,在确定参展艺术家之后的沟通以及展览设计方面,他们还有很多工作参与。实际上,他们也扮演着展览分策展人的角色。
2.关于策展人
考虑到展览的国际性质,本届展览设置总策展人一位,联合策展人一位。目的在于尽可能保证展览的视线是完整而不局限的。
总策展人是中国艺术史家吕澎(Lu Peng),他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历史有长期的研究,并从80年代开始参与到了中国的新艺术的实践当中,对中国当代艺术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因为对西方艺术史的翻译和研究,参加不同形式的国际性的展览策划,与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策展人有过合作,因此,基于展览举办的地方是中国,本届展览由他来出任。
联合策展人勒蒂热·拉伽格利亚(Letizia Ragaglia)对欧洲艺术领域的工作具备丰厚的经验,和北美同仁交往也很密切,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在艺术方面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她也曾经是威尼斯金狮奖的评委,她将一个规模不大的美术馆带入国际视野的关注中,具有充分的组织与学术能力。因此,在对涉及西方国家提名艺术家的选择与判断上,会有利于更为准确有效的甄选,并保证展览学术方面的完整性。
3,关于海选
当然,本届展览在评委提名的基础上,保留了前两届全球海选的组织方法,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艺术家有机会出现在人们关注的视野里。
4,关于评奖设置与评选方式
本届设置6位学术奖项,不分等级。这是基于当代艺术因各自的特殊性(形式、材料、主题、效果)而不应该有机械的评判标准,评委们将根据自己在艺术和学术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也没有必要将形式与材料进行分类判断,我们认为那不是一个符合当代艺术的评判方法,艺术不应该受任何材料与手段的限制。